三:驾驶质感
本车到我手里,从3000公里目前已经行驶到8000公里,虽然我并不是一个专业的摩托车从业者,仅仅是一个爱好,但是我依然在经历数次200公里,一次安徽天柱山来800公里,一次黄山宝马大会与旌德徽游铁骑大会1300公里,累计使用5000公里以上,较为中肯的一个使用心得后才有了构思写出这个贴文。
1: 动力表现如何,够不够….
我这么打一个比喻吧,这次徽游铁骑去的车子,最多的就是铃木GW250S版,多到任何一个单一的车型都难比这个车子的销量,这是正常的,大家想想,卖相有,又是合资品牌,价格仅仅2万多,在产品与价格之中,找到一个最适合广大消费者的基础点,以至于很多车队都有这部车,甚至很多车队百分之80都是这个车子,在巡山的过程中,我身边呼呼的经常过去一辆甚至接连几部,并且有很多,尽然很远,尽然还带着一个人…
但是你知道吗,F700GS的重量大体和GW250是一个差不多的重量,一个是18千瓦推动这个重量,一个是55千瓦推动这个重量,很多带着一个人的GW250跑的都呼呼滴,更何况这个重量一样,大出三倍的千瓦去推动它,够与不够,精确的数据不能骗人,实际上,在最常用的速度段上,F700GS足够优秀,典型的低转高扭的发动机输出,在从安徽回河南的高速服务区加油,遇见合肥的一个宝马车队,其中1000XR两部,1600GTL一部,水鸟1200若干部外带一个杜卡迪大魔鬼,刚好里面还有我认识的一个朋友,于是我这部小小鸟也跟随他们跑了百十公里,在100-140这个高速常用到动力输出范围,F700GS一点点都不含糊,油门轻轻一加,动力随叫随到,我加入进去以后,排在第四,跟随这个个重量级的车队跑了整整100公里,没有丝毫跟不上或者受罪的感觉,完美的动力匹配与这些公升级的大家伙在高速上行车,无论动力输出,车身稳定,以及过弯的循迹都达到了宝马这两个字该有的担当,并且,对比日系同类产品,宝马F700那种厚重的机器驾驶质感得以完美体现,当然,日系重量级产品比如NC750X【最新一代已经发布在国内】,一样有别的方面优势大过F700,对于本田,我始终认为,当之无愧的老大,某个细节不如对手,但是综合因素却是最佳,尤其新一代原产日本大熊工厂的NC750X现在已经发布,尤其是DCT版本的,我觉得诱惑挺大,当初这个车大猫发布以后,也许会让我纠结一会儿….
过了最常用的这个高速速度范围以后,动力的输出以及发动机的变音都显示出与公升级车辆的差距,每个人对于速度的总指数要求各不同,我个人更关心的是,我这部车子能不能在我想要的速度段里面,高效,精确,精准的通过油门实现我的驾驶意图,我觉得对于我,已经足够足够,最常用的时速120.发动机仅仅是4000转多一点,这是我喜欢的一个发动机调教,和我之前许多车子相同,如本田的NC700X NC750SCTX1300,都不是玩速度,而是在需要的速度里面,提供刚强大的低转大扭矩输出,我本人,非常喜欢这种具备原始驾驶质感的感觉。
2:弯道表现
在黄山宝马会玩了一圈以后,又与一众朋友从黄山赶赴旌德,下了高速以后,路面确实非常棒【也难怪安徽这些年经常举办大型的摩托车全国性聚会,确实地理也很重要】,F700GS在铺装的路面,车重,动力输出匹配都达到一个非常不错的表现,弯道的表现超乎想象,以至于后面的朋友说我的箱子都接近地面极限了,GS还能这么压弯…其实,我身在驾驶之中,并没有完全刻意,而是F700GS的设计足够优秀,宽大的把手带来的半陀效应非常明显,轻轻一带,车轮总会按照驾驶者的意图轻巧的入弯,出弯时又能做到干净利落,不拖泥带水….不过话说回来,一款售价高达十几万的中排量摩托车,细节部分又无法与日系大厂抗衡,再失去这个重要的卖点,别说是宝马,就算是宝石,消费者也不会买账呀,仔细想想,这不算优点,这是它应该给予我们消费者最基本的回馈。
3:巡航里程
油箱设计在后部,不是16就是17升吧,不暴力驾驶,大概是300公里,如果不在西藏这些极端的路,300公里基本算是够用了,因为一般我都驾驶100-150公里都略微在服务区或者国道加油站旁边小小休息一会儿,没有ADV那么恐怖的续航能力,但是,对比很多200公里左右就要加油的车子,300公里也确实够用。
下面这段路就是在黄山到旌德之间,下了三天的雨,前双碟鲍鱼刹车与后单碟鲍鱼刹车以及ABS的配置,这么湿滑的路面,信心感依然不减,实际上,它的表现也确实没有让我失望....